第三百四十七章:平静的修行岁月

+A -A

  因而,眼下要紧的事情,便是内丹法的修行。

   尽快修成阳神,才有利于天罡法的修炼。

   但内丹法的修行,胜在中正平和,弊端就是修行进度十分的缓慢,只能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进步。

   每日天地呼吸的时机是有限的,并不能时时刻刻进行采大药的修行。

   所以,急也没用。

   “急不得啊!”

   杨逸摇头叹息了一声,便埋头继续修行。

   在这静谧的道观中,每日勤修,精进各种神通法术,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倒也自在。

   在苦修中,杨逸逐渐发现了自己修行上的不足。

   那便是他没有增强神魂的修行法。

   往日的修行过程中,他一直觉得自己修行有些不对劲,但又总说不来到底哪里不对。

   直到今日,他才突然察觉,原来是缺了一门神魂修行法。

   盖因他寻出“先天元神”后,元神的增强,完全靠每日静修,与内炁的蕴养增强元神。

   在两种方式下,元神虽有所增强,但速度却非常缓慢。

   如此缓慢的增强速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元神对于修士来说,又十分的重要,施展法术,得靠元神来配合,法力也需元神调度,修炼也需元神……

   元神乃是修行中的重中之重,不可谓不重要!

   而增强元神的方法,有很多种。

   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吞吃增强元神的天材地宝。

   然而天材地宝可遇不可求,十分的难得,不能做长久之计。

   关键杨逸手中也没增强元神的天材地宝,只能另想办法。

   另一种办法,便是神祇修炼之法,吸收香火神力增强元神。

   此方法他倒是满足修炼条件,只是没有具体的修行方法,就算有,他亦不愿修行。

   神祇之道,不是他所求之法。

   因而,最适合他的便是观想法,以元神观想一物,锻炼元神,从而达到增强元神的目的。

   只是杨逸手中没有观想法传承,这倒是个难题。

   杨逸皱眉沉思,斟酌着如何解决增强元神的方法。

   思来想去,他决定自己尝试一下,开创适合自己的神魂观想法。

   看看能不能创出观想法,也好完善自身修行的不足之处。

   观想法,说到底也就是一门神魂锻炼之法,与打熬肉体修炼异曲同工。

   区别在于一个是锻炼神魂,一个是锻炼肉体罢了。

   杨逸若是想开创一门观想法,第一步,就是先确定观想何物,第二步,创出观想的方法。

   如此让元神在观想的过程中,逐步增强,一点点进步,从而达到锻炼元神的效果。

   至于到底观想何物,他心里也没拿定主意。

   主要是杨逸对观想法并不了解,自然不敢仓促的下决定,只能慢慢完善。

   “唉!”

   他叹息了一声,感叹修行不易,随后便继续忙着手中的事情。

   岁月一天一天流逝,屋外的雨水变成了黄叶飘落,最终来到了大雪纷飞的季节。

   鹅毛大雪覆盖森林,天地间浑然一色,大雪将天地渲染的纯洁无瑕,银装树裹,一切都是那么的唯美。

   一壶温酒,一张桌椅,一个酒杯,独自一人,就这么坐在道观中,一边独饮,一边看着屋外的大雪纷飞,皑皑白雪。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冰冷刺骨的寒风在山间肆虐凛冽,偶尔也有成群结队的山雀,站在枝头上高歌,为这寂静的道观增添了几分活力。

   修道是孤独,枯燥的一件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昨日做过的事情。

   这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

   然而杨逸却恰恰相反,他很喜欢这种独自一人,在山中静修的日子。

   甚至很享受这种宁静的岁月。

   他喜欢这种待在道观中,听着各种鸟儿鸣啼,大风在林中呼啸,亦或者坐在门前,独自一人静静的看着从日暮到黄昏,从云起到云落。

   这种日子,让他的心绪宁静无比,仿佛人世间的烦恼,忧愁,欲望都已远离他而去。

   他就想这么一直安静的在道观中修行下去,不理俗事。

   奈何想法很好,却总有俗事找上门来。

   “咚咚!”

   大门外响起两声敲门,随后有人在道观外焦急的喊到:“道长,道长,您在观中嘛?”

   “在呢!”

   坐在屋前独饮的杨逸回答了一声,随后起身迈步走进鹅毛大雪中,来到道观门前,伸手打开大门,就见老王头家的儿媳妇小花嫂子满脸焦急的站在门外。

   “小花嫂子,家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看着脸色焦急的小花嫂子问道。

   “道长,我爹犯病了,又逢大雪封山,出不去,我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打扰道长,想请您下山给我爹治治病。”妇人见杨逸出来,赶忙说明了来意。

   杨逸一听,也知耽搁不得,便赶忙说:“那还等什么,赶快下山。”

   来不及顾上关门,俩人向着山下而去。

   大槐村,老王头家里。

   杨逸坐在床边,静静的给着老头王把脉,查探着他的病情。

   一旁老王头的儿子儿媳一脸焦急的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杨逸眉头紧锁,放开把脉的手,起身向屋外走去。

   夫妻俩人见状,赶忙跟了上去。

   三人来到屋外,老王头儿子着急的问道:“道长,我爹怎么样了?”

   “唉!”杨逸摇头叹息了一声,回道:“此事贫道也无能为力,准备后事吧!”

   “啊?”夫妻俩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杨逸。

   老王头儿子急忙跪下磕头恳求:“道长,求求您了,救救我爹吧……”

   紧跟着小花嫂子也跪在地上,哭着向求杨逸救救老王头。

   “快起来,快起来,王哥,嫂子,你们这是干什么啊。”

   杨逸赶忙伸手扶起夫妻俩,一边扶一边无奈的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若有办法,贫道一定尽力,只是王叔这种情况,我确实无能为力啊。”

   老王头不是生病了,而是年纪太大,肉体腐朽,要寿终正寝了。

   这种情况,杨逸又不是神仙,如何救得了他的命。

   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法则,有生便有死,他也无能为力。

   夫妻俩闻言,悲伤之情难忍,却不愿相信杨逸没办法,不断的恳求。

   “道长,您怎么会无能为力呢,您是神仙,求求您了,救救我爹吧……”

   “求求您……”

   杨逸十分的无奈,解释道:“王哥,嫂子,你们先起来,先起来,听我说,王叔这种情况,不是生病了……”

   一番解释,夫妻俩带着悲凄的神情站了起来,老王头儿子仍不死心的问道:“道长,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嘛?”

   杨逸没有说话,只是摇头回应。

   见状,夫妻俩越加的悲伤了,却也无能为力,只能低头落泪。

   悲欢离合,本就是人生常态,以杨逸此时的本领,干预不了自然规律的生死。

   就算以后有能力干预,他亦不想出手干预。

   先不说胡乱出手,会让世界规则乱套了。

   他若出手救下老王头,村里其他人听闻消息,日后家里有人要死人,来求他出手。

   他是救,还是不救呢?

   就算救,有能救下多少人呢?

   qs:紧赶慢赶,码出一章,几天没码字,没思绪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从通幽之术开始 第三百四十七章:平静的修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