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天下仁义莫及汉,华人仁慈心性宽
自从穿越到唐朝,范二毛算是如鱼得水了,首先在女人问题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在后世,嫖可是违法行为。
胡乱搞女人更是不行的,搞不好是要被抓的,他从前在师母家不就挨揍了吗。
不过那只能说是小事情了,后世凡涉及女人搞不好是要喝茶的,当然留下心理阴影也是必须的。
但在则天皇帝的天朝,这就不是个事,只要你有钱有身份,什么样的女人你都可以娶回家,为啥?因为唐朝的政治纲领并非孔圣人的儒学独大,在唐朝政治纲领还不完全是儒家的意识形态。
并且建立唐王朝的李家皇室,也不完全是汉人血统,李家皇族来自北魏鲜卑贵族,祖根在今天大同。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与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
西魏的源头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最早定都盛乐(今内蒙),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再往上说鲜卑族发源于今天大兴安岭一带,是今天部分朝鲜人和部分日本人的老祖先,也是部分中东人的老祖先,同时更是部分中国人的祖先。
鲜卑人与突厥人、柔然人、蒙古人,靺鞨人、女真人都有血源关系,鲜卑人崛起后,建立魏政权,史称北魏,至孝文帝拓跋宏时率鲜卑人南迁洛阳,南迁的鲜卑人融入汉族阵营,成了汉人。
李唐皇室就是后来完全成为汉人的一支,因此李唐皇室并非纯粹的汉人。
李唐王朝建立后,儒家思想并不是李唐王朝的完全意识形态,由于李渊、李世民都受魏文化的影响,因此唐朝政权的政治纲领有浓厚的西域风情,开放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仅次于周朝的政权。
从国家制度建制上讲,古代中国的夏、周和唐朝的王室都来自西域,并非纯粹的中原人。
汉族本身就是西部戎人与东部夷人交融的结果。
汉族没有纯粹的汉人之说。
黄河中下游的东夷人生活在今天河南中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山东大部地区,是黄河和淮河的中间地带,这部分人后来西进,北扩,南迁向四海拓展。
西进的东夷人融入中原建立了商朝,北扩的东夷人融入朝鲜和日本,建立了箕子朝鲜和神武天皇日本。
东夷人是今天部分汉人、朝鲜人和日本人的主体族群,是中国东部、朝鲜全部和日本、琉球大部人种的祖先。
南迁的东夷人是今天东南亚大部黄种人的祖先,在与当地土族人交融后,成为东南各岛屿的主体民族。
东夷人融入中原建立商朝,成为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主要组成部分,汉族主要的组成部分还是来自西域,分别在夏朝由黄帝带领东迁,进入河洛以东,定居今河南西部,后被商人驱逐回晋陕,东夷人建立商朝,但商朝建立后西戎人继续东进,战争连绵,之后商人迁都至今安阳,建立殷商王朝。
这期间是西戎人和东夷人的第一次大交融时期,历时一千多年,后周武王姬发发兵于岐山,征伐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殷商被灭,纣王自焚于鹿台。
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
周朝是西戎人第二次东进,融入中原的时期,是西戎人和东夷人第二次大交融,历时八百年左右。
八百年后西戎人和东夷人这个概念逐步消失,形成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民族,两大民族的原宗意识基本上被抛弃,成为以氏族文化共认同一文化概念的一致民族,即后来的大汉民族。
秦始皇统一六国,准确的讲,秦始皇的王室血统也来自陇西高原,是西戎人的后代。
秦统一六国后,本来应该构成西戎人和东夷人的第三次大交融,但秦朝很快就灭亡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商朝开国皇帝商汤不是西戎人,他们都来自于东夷。
商汤是今河南商丘和安徽亳州一带人,刘邦是今天江苏徐州丰县人,以及后来的明朝皇帝朱元璋来自安徽凤阳,来这说明商汤、刘邦和朱元璋都是来自黄河中下游的东夷人。
商朝统治中国四百余年,汉朝也统治中国四百余年,这两个王朝都完成了东夷人和西戎人血统、政治、人文和宗教大交融的历史使命。
特别是汉朝,汉朝是西戎人和东夷人第三次大交融的主体朝代,汉族也因为这个朝代的辉煌而产生。
东夷人和西戎人血统、政治、人文和宗教大交融就定型在汉朝,之后凡九州华夏人统称汉人。
中国第四次民族大交融发生在南北朝至唐朝,这时北方戎人崛起,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族人大举南迁,融入汉族阵营,成为了汉人。
李唐皇室便是南迁戎人的一支。
因此上说,夏、周和唐朝的皇室血统都来自黄河上游的西戎人和北戎人,而商和汉的皇室血统则来自黄河中下游的东夷人。
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汉族并没有纯粹的血统之说,汉族就是夷人和戎人多种族多次交融后的民族。
为什么西戎和北戎进入中原后逐步失去本民族文化而从化于中原文化呢?是什么原因构成了这样一个结果呢?
原因是中原文化是阴性文化,是母性文化。
中原文化的原始宗教道教和儒教都是传承阴性母系文化而产生的教派。
道教和儒教分别来自女人的两个器官部位。
道教是阴之道文化,因为“道”是衍生万物的通道,是生育儿女的器官。凡生命只在阴性生物体中产生,生育纯粹是母体的事情,父亲无**,不可能生育后代,所以道从阴,是生育后代的器官,女人世天下,才能道,男人何来道器?
而儒教来源于母乳,是养育儿女的器官。哺乳后代是母体的事情,父亲无乳汁,不可能哺乳后代,所以凡儒从阴,是养育后代的器官,女人育天下,才能养育,男人何来哺乳?
所以你如果仔细了解一下道家,你会发现道家只要一谈到“性”,那就是他们的本质工作,世界上任何教派你也没有道教更了解“性”,房中术、采阴补阳、炼丹术、长生不老药等等与性事有互动的邪路歪道,几乎都产自道教。
道教是性夭术的发明单位,世界上最上层的房中术全来自道教。原因很简单,道教是阴之道教,来自阴性生物体的生育器官,其职责就是生育后代。
而儒教较为正统,因为儒教的职责就是养育。所以你会看到儒家用“仁”治天下,儒家讲究宽怀,讲仁慈之心,从人性的本善压制人性的本恶,这些都是母亲的本质所在。
凡女人事天下,道家是女人世天下,儒家是女人育天下!
母亲养育儿女就是需要宽怀大度,量大能容,以勇气、智慧、坚韧、温柔等等特质奉献自己,成就儿女。
母亲的阴性特质就是矜持、被动、温顺、娇柔,容纳来自阳性的攻击,以及用羞涩掩盖自己的内心活动。
所以母亲的这些阴性特质在儒家文化中都能找到,从而成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原母性文化。
如果你与中原文化浓厚的人打交道,你很难从表情上看到他的内心世界,如果他口中说要去西大街逛逛,你最好去东街找他,你到东大街一定能看到他正在街上逛街哩。
这是为什么?这是母性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体现,你不要认为中原人虚伪,不告诉你他的真正内心活动,其实这不是虚伪,这是母性文化天性的自我保护意识。
正是由于中原文化是母性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胸襟宽广如大海,可以像大海一样笑纳百川,从而也就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以来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人感应,人人为公”,“天下大同”的政治、人文、宗教精神。
正是中原文化的母性精神,才产生道教和儒教两大本土宗教文化。
由此可见,汉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民族,汉族没有纯粹的概念,汉文化也没有民粹主义思想,原因就是中原文化是母性文化,是含有高度包容性,高度母性特质的文化。
正是:
天下仁义莫及汉,华人仁慈心性宽。
海纳百川容乃大,母仪天下万国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