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终于搞死了温体仁

+A -A

  “冯澄世?”

   “没错!我能想到的高手之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冯澄世;从他的出招路数来看,基本八九不离十了!”

   冯澄世的名字,王立并不陌生。

   三年前,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数十人先后遇害,朱可贞也怀疑是冯澄世所为。

   只不过,没能寻到这人的蛛丝马迹,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两年前,王立在萧关剿贼时,有人用伪造的西厂印玺假传军令;

   那件事,查起来毫无头绪,仍然是不了了之。

   只不过,王立留了个心眼!

   不动声色,仍然使用已经泄密的印玺!

   转而在信纸上,用巧妙的手法作出记号,用于分辨真正的西厂指令!

   这样做,正是为了引蛇出洞!

   然而,在这之后的两年时间,从未发现假传指令之事!

   差一点,王立都要忘了这事儿!

   如今,这人突然在大凌河现身,竟然跟女真人联系!

   可是,他假传军令破坏剿贼大事,这就有些说不通了!

   若说皇太极跟流贼有联系,很难让人相信!

   眼下,基本可以肯定,这人藏身于军中!

   很可能,就在自己的身边!

   很可能,他知道许许多多自己的秘密!

   然而,这人藏得实在太深!

   要在几万士卒中找出此人,着实有些困难!

   凑巧的是,自己刚要动温体仁,他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

   莫非,此人跟温体仁有联系?

   或者说,他听命于温体仁?

   想到这里,王立心头又是一紧!

   赶紧的,派人去接应林则安!

   如果能追上他,暂时不要去西平堡!

   “厂公,从路程上看,想要阻止林则安,恐怕来不及了!

   为了稳妥,我让宋義去接应他!”

   “嗯!如果拿回了议和国书,必须小心收藏,暂时不要对温体仁动手,先看看再说!”

   “明白!”

   宋哲郑重地点点头,传令去了。

   ……

   两日后,林则安从西平堡返回,成功带回议和国书。

   或许是宋義的同行,一路上,林则安并没遭到截杀或袭扰。

   这封议和国书,如果交到朱由检手上,温体仁必死无疑!

   然而,神秘的高手再未现身,王立始终忐忑不安,只能按兵不动!

   因为,如果诬陷温体仁之事成为事实,自己就偷鸡不成蚀把米,前程难料!

   “厂公,温体仁的家眷,要不要暂且放了?”

   宋哲的提醒,又让王立心头一紧!

   真要诬陷温体仁的时候,秘密抓走他的家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一步,已经在实施了!

   如果议和国书再不跟上,必然生乱!

   可是,如果放弃这大好的机会,又有点不舍!

   一连好几天,王立始终举棋不定!

   这日,数万八旗兵再临大凌河!

   一群会说汉话的士卒,在城外齐声鼓躁,嚷着要求明军撤离大凌河!

   这一举动,王立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一喜:“前日夜晚,你跟那人交手的时候,他是入城还是出城?

   最终,他是往哪个方向逃走?”

   “出城!”

   宋哲略加思索,十分肯定地说道:“他是从东门出城,我追到壕沟的位置击伤其中一人,然后追出好几里,一直是往东而行!”

   “往东,那就是西平堡了!”

   王立淡然一笑,稍稍松了口气!

   基本可以确定,因为女真细作被击杀,他还得向西平堡传递消息!

   还可以确定,他知道的事情并不多!

   至少,不知道自己诬陷温体仁之事!

   因为……

   温体仁派来议和特使,以及他的特使被擒被杀,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而那个细作,身手虽好,却不知道此事的真伪!

   否则,皇太极的大军在三天前就到了!

   也就是说,皇太极并不知道自己签了一份“无足轻重”的国书!

   他派出兵马喊话,要求明军依照协议撤出大凌河,就是最好的证明!

   既然如此,弄死温体仁的计划,继续!

   赶紧的,伪造几张温体仁与皇太极的秘函!

   再派出人马到城楼上,跟八旗兵对骂!

   ……

   这几日,高起潜闭门不出

   八旗兵兵临城下,他也表现得漠不关心,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然而,听到城头上的骂声,高起潜再也忍不住了,满腹疑惑地登上城头。

   王立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高起潜却顾不上这些,问道:“厂公,八旗兵口中的“不讲信用”、“依照协议撤出大凌河”,到底怎么回事儿?

   你……是不是有事情瞒着我?”

   连番追问,王立长叹口气,终于说话了:“我也不希望是他,但偏偏,就是他!”

   “哎哟,厂公啊,你怎么像个女人一样,说话扭扭捏捏的,想要急死人啊?”

   “唉!”

   王立再叹口气,拿出几张信函,并且拿出了议和国书!

   “高公公,我太小看温体仁了!

   他的爪牙,早就遍布军中!

   西厂擒获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他跟皇太极的联系,在半年前就开始了!

   在我斩杀建奴使者的当晚,他的另一批使者去了西平堡!

   并且,跟皇太极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议和协议!

   城外的八旗兵,正是要求我等依照协议,全军撤出大凌河!”

   这话一出,惊得高起潜脸色煞白!

   颤抖着阅过书信,气得咬牙切齿!

   温体仁那家伙,真的通敌卖国了!

   为了几百万两银子,竟然伪造大明的传国玉玺,与皇太极签了议和协议!

   而且,还伪造了诏书!

   若非西厂事先察觉,大凌河的驻军,必会因为伪造的诏书与议和协议,全军撤回锦州城!

   这家伙,简直是胆大包天!

   出卖大凌河之后,还计划着出卖锦州、宁远和山海关!

   “厂公,你还在等什么啊?

   赶紧的,给京师飞鸽传书!

   稍有延误,他的家眷就逃去无踪了!”

   “高公公啊,大凌河这气候,你又不是不知道!外地送来的信鸽,过不了一月就得嗝屁!”

   “哎呀!”

   高起潜急得直跺脚,生怕下面的人误了大事!

   把心一横,翻身跳上一匹战马,从西门而去,疯狂地往京师而去!

   ……

   这几日,温体仁和一众大臣整日哭诉,把朱由检烦得要死!

   因为,温体仁的家眷,失踪了!

   包括府上的婢女奴仆,小猫小狗,全都在一夜之间失踪了!

   身为内阁首辅,府上几百人失踪,不是小事!

   对此,朱由检相当的重视!

   忠勇营和锦衣卫全部出动,搜遍了京师的每一间房舍,每一条水井,甚至每一条臭水沟!

   几年前,朱徽娖被刺客掳走时,京师也没这么大的动静!

   然而,连搜三日,没找到半点蛛丝马迹!

   能做的都做了,朱由检也是没辙了!

   于是,京师流言四起!

   有人说,温体仁是坏事做尽,担心遭到仇家的报复,自己转移了家眷;

   有人说,在半夜的时候,温体仁的家眷悄悄离开京师,登上大船南下了;

   也有人说,温体仁通敌叛国,担心家眷遭到牵连,已经出了山海关;

   反正,各种各样的流言,没有一个是“正面的,积极的”;

   这种情况下,温体仁如何能忍?

   可是,找不到人,还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发动百官,没日没夜地在朱由检耳边哭诉,希望能动用东、西二厂的力量,全国搜寻!

   开什么玩笑?

   这可能么?

   王立在辽东,是在打仗!

   魏忠贤在南都,是在收税!

   此时的东、西二厂,随便乱动一个,都可能要了大明的命!

   朕已经全城搜寻了,已经尽力了!

   东、西二厂,是万万不轻动的!

   你想请个长假,你想自己去寻,那就去寻吧!

   只要别再烦朕,一切都好说!

   高起潜半夜入宫,叫醒了温柔厢中的朱由检!

   阅过十几封通敌信函、伪造的诏书和议和协议,朱由检倒吸一口凉气!

   稍加思索,恍然大悟!

   我就说呢,京师戒备森严,堂堂内阁首辅的家眷,怎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原来,坊间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这匹夫!

   为了四百万两银子,竟敢出卖朕的江山!

   凌迟他一百次,也难消朕的心头之恨!

   这匹夫!

   也不睁大眼睛瞧一瞧!

   朕的厂公,亲自镇守在辽东呢!

   你那点小把戏,能瞒过西厂的耳目?

   不对,这匹夫,已经意识到事情败露!

   不仅转移了家眷,还以请假搜寻为由,悄悄地跑路了!

   “给田弘遇传令,速速捉拿温体仁!

   再给王公公和魏公公传令,就算掘地三尺,也要寻到叛臣之家眷,死活不论!”

   “喏!”

   看着传令而去的高起潜,朱由检突然打了个寒战,赶紧裹紧睡袍。

   四月的京师,天冷,心更冷!

   细细想来,继位至今十年有余,内阁首辅换了十几个!

   唯独温体仁,在任的时间最长!

   八年!

   自己最满意的首辅,竟然为了一己之私,通敌叛国了!

   这些年,京师的百姓皆言,“崇祯皇帝遭了瘟”;

   坊间的百姓,为何能看出温体仁的不轨之心?

   自己身为一国之君,为何就看不出来?

   难道,自己真的是个昏君?

   不,不是!

   朕既非荒淫无道之君,又非奢靡残暴之君,更不是坊间传言的“重征”皇帝!

   朕是君,却非圣人!

   朕可能做错了很多事情,但都是庸臣误朕!

   唯独厂公,内可进忠言,外可御强敌!

   既得朕心,又得民心!

   只可惜,他是个太监!

   否则,由厂公做大明的内阁首辅,朕的天下必能国泰民安,延绵万世!

   罢了,罢了!

   厂公不能做自己的首辅,却举荐了治国之贤才!

   嗯!既然有贤才,朕自该重用!

   “来人!”

   “万岁爷,请问有何吩咐?”

   “传旨:加封熊文灿为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

   加封杨嗣昌为兵部左侍郎,入阁辅政!

   还有,厂公上次提到的史可法,加封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

   至于内阁首辅,令吏部速速举荐合适人选!”

   “喏!”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240章:终于搞死了温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