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亩产千斤

+A -A

  周敏年喊上周勤年李桂兰夫妇,和他一起去村民那里。

   苏念也跟着他们一起去凑热闹了。

   走近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户村民,正在称量自家的玉米。

   “村长,我家一亩地的收成,有足足一千多斤呐!”

   被村民们围绕在中心的男子,激动的向一旁的马老三喊到。

   原来,马老三早就想要看一看,玉米的收成如何。

   他早早的就把称给带了过来。

   此时正在称玉米的村民,是最快收完玉米的一户。

   于是,马老三就让他称一称自家收下来的玉米,看一看到底有多少。

   堆积成山的玉米,就被分成了多次称量。

   每称一次,马老三就用树枝在地上记一个数。

   直到称到了最后一次,数字已经变成了一长串。

   称完自家的玉米,村民累的一头汗。

   他随手擦了擦,径直走到马老三身旁,快速的把数字加起来。

   得到的结果,令他瞠目结舌。

   居然有一千一百多斤。

   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之前把玉米掰下来,堆积在一侧时,他就知道,肯定是大丰收。

   但是当他真正的知晓这一堆玉米的重量时,还是忍不住吃惊。

   这种农作物,未免也太高产了吧!

   就算把玉米皮和玉米棒子的重量减去,粗粗估算一下,至少也得有七八百斤呢!

   这个数字可真吓人!

   “来来,我家这一亩地也收好了,把我家的玉米也称一称!”

   听说同村的人,一亩地产了一千多斤玉米,隔壁田地里的村民按捺不住了。

   他也想要瞧一瞧,自家一亩地的玉米,能产多少粮食。

   “自己拿称过去!”

   马老三指了指放在地上的长杆称,随口向村民说道。

   那位皮肤晒得黝黑的村民,立马捡起地上的称,叫上自家的兄弟,忙活起来了。

   此时,围上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了。

   连杨家村的人都凑了过来。

   里三层外三层,全部都是人。

   “黑皮!你称一次,就把数直接报出来!我们直接给你算好来!”

   有相熟的邻居,直接冲正在称玉米的黑皮喊到。

   黑皮点了点头,大声嚷到:“第一称,一百零四斤。”

   在场的人迅速的把这个数字记在脑海里。

   “第二称,一百一十九斤!”

   黑皮很快喊出了第二个数字。

   村民们快速的把第一个数字和第二个数字叠加。

   并且有人已经喊出来:“二百二十三斤!”

   随着黑皮不断的报数,村民们不断的计算着。

   每计算一次,就会大声喊出计算的结果。

   等到了最后一称,黑皮刚刚报完数字。

   心算能力强的村民,立刻算出了最后的总数。

   “一千四百零二斤!”

   这个数字一喊出来,村民们再次沸腾了。

   “黑皮,你家的一亩地的收成,比老八家的还多近四百斤啊!”

   “哈哈哈!是啊!这块玉米田,我可是精心打理过呢!”

   黑皮听见“一千四百零二”的数字后,很是得意。

   面对村民的夸奖,也很是坦然的接受了。

   “我也想称一称我家的玉米!”

   “我也想称一下看!”

   ……

   两家的数字,引起了村民们强烈的兴趣。

   纷纷向马老三借称。

   “一个一个来,不要着急!那些没有收完一亩地的,可不能称,咱们要算的,可是一亩地的收成!”

   马老三立即出来维持秩序。

   村民们立马就冷静下来了,等着马老三的安排。

   在马老三的安排下,收了一亩地玉米的村民们,依次计算了各自的玉米收成。

   包括前面的两家,一共称了十户人家的玉米。

   其中,收成最少的,是“一千零八斤”,收成最多的,是黑皮家的玉米——一千四百零二斤。

   也就是说,家家户户的玉米,都能亩产千斤。

   面对这个数字,马老三笑开了花。

   一张老脸,笑得像是一朵菊花,皱巴巴的,挤成一团,一双眼睛都给笑没了。

   他拿起自己的旱烟,重重的嘬了两口,无比的喜悦。

   “娘,玉米的收成也太高了吧!”

   周敏年亲眼见证了全程。

   看着村民们称玉米,这个数字,他不得不信。

   要是在一以前,有人告诉他,一种农作物能够亩产千斤。

   他一定觉得那人在吹牛。

   可是,如今事实就在眼前,容不得他不相信。

   “小叔,这东西,可是公爹给的,能不产量高吗?”

   相比于周敏年的诧异,李桂兰倒是很镇静。

   在她看来,这新奇的粮食,是做神仙的公爹给的,自然是高产的。

   要不是娘心肠好,才不会给村民们种子呢!

   “说的也是!”

   周敏年听了李桂兰的话,点了点头,接受了这个说法。

   一旁的苏念一声不吭,心里却在默默吐槽:这才一千多斤呢!就高兴成这样了,要知道,在现代,高产的玉米,一亩地的产量可是能达到两千斤的!这要是给他们知道了,还不得乐疯了?

   “周家大婶!”

   就在苏念在心里默默想事情时,马老三走向了她。

   “马村长!”

   苏念客气的回应到。

   “周家大婶,边关的士兵们不是缺粮食吗?你快快给他们去信,就说我们的玉米大丰收了,让士兵们来拉粮食呀!”

   玉米大获丰收,马老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边关的士兵。

   上一次拉过去的土豆,虽然数量不少。

   但是要供应十万人吃,也很难维持。

   如今,玉米大丰收了,正好可以给士兵们送过去。

   “你说的对!我这就去传信!”

   自从第一次飞鹰传信后,张青山就给周家留下了一只训练好的鹰,方便苏念等人,和他相互写信。

   苏念只要吹响特制的竹哨子,飞鹰就会飞到周家去。

   苏念匆忙赶回家,写了张小纸条,绑在了老鹰的爪子上。

   大约半个时辰后,那只老鹰,又飞了回来。

   不得不说,飞鹰传信就是快。

   要是走陆路,去边关一趟,可是要走上两天呢!

   就算是快马加鞭,一路上都不停,也得走上了大半天。

   老鹰熟练的落在了周家的晾衣杆上。

   苏念解下老鹰爪子上的纸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马上动身,前往青连山!

   字迹看起来有几分潦草,空白的地方还沾到了墨水,看来回信回的很匆忙。

   等这次张青山来了,一定要他把玉米也带去边关种植!

   苏念在心中默默的想着。

   有了土豆和玉米,边关的士兵们,就再也不用担心会饿肚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穿越荒年老太之随身带着小卖部 第二百零二章 亩产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