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跳下去!!!(4000)

+A -A

  “扶桑树?”

   听于吉这么一,吴良竟瞬间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

   扶桑树作为天朝古代神话中最有名的神树之一,他自然有着相当的了解。

   《海内十洲记》便有记载:“扶桑,在东海之东岸,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多林木,叶皆如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

   这里面就明确写出了扶桑树的外貌特征。

   不过记载中的地理位置却与瓬人军现在所处的位置相差甚远,岂止数万里之隔?

   方位与环境差别也十分巨大,《海内十洲记》中写明了扶桑树是在东海以东的碧海之中,而据吴良所知,东海以东的碧海之中只有一个岛国,便是从古到今都怎么讨天朝人民喜欢的倭国。

   事实上,倭国也确实存在那么一个与“扶桑树”有些关联的地方富士山。

   据悉,富士山的名字由来也很有意思,其实原本就是叫做“扶桑树”来着。

   天朝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之中,除了极少数的屈辱时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而倭国也在很早之间就开始向天朝进贡称臣,并且不断派出使者前来习天朝的文化精粹。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关于“扶桑树”的神话传。

   只不过就像天朝各地形成的各色方言一样,倭国使者将“扶桑树”的神话传带回去之后,发音自然也是发生了一些情理之中的变化,于是“扶桑树”就叫成了沿用至后世的“富士山”。而至于“富士山”是否便是神话传中的“扶桑树”,这就尚且需要考究了。

   吴良觉得其实不是。

   因为倭国既然是受了天朝文化的辐射,那么“扶桑树”的神话传便肯定是出现在“富士山”之前。

   吴良推测出来的情况可能是这样:“富士山”作为倭国海拔最高的山峰,原本应该是有名字的,但当倭国的使者将关于“扶桑树”的神话传带回去之后,倭国人心里略微那么以合计,发现他们正好便在东海以东的碧海之上,而方圆万里之内便找不出其他的岛国,更找不出比“富士山”更高的事物……

   然后一拍脑门!

   夭寿啦!一定就是这样!

   天朝上国神话传中的“扶桑树”一定就是我们这地方最高的山峰,至于为什么“扶桑树”是一颗同根偶生的树,而他们的“富士山”却是一座光秃秃的没事冒点黑烟喷点岩浆的火山……这不重要!

   总之精神上是已经找到了“扶桑树”的感觉。

   哇哈哈哈,原来我们倭国早已出现在了天朝上国的神话传之中,我们倭国果然人杰地灵,那么便毫不犹豫的改名吧!

   这不是山,这就是树,是天朝上国尚且要仰望的连通人神冥三界的神树!

   而我们倭人,便是“生在东海中,长在神树下”的天选子民!

   肚子好饿哦,又是没打到鱼的一天……还是抓紧时间再派一批使者前往天朝上国进贡吧,天朝上国地大物博又爱面子,每次进贡都可以用我们吃不饱、就算吃饱了也不怎么长个子的咸鱼,换回一些稀罕的粮食、种子和价值连城的器具、饰品,尅莫急司内。

   为了生计嘛,不寒碜。

   以扶桑神树子民的名义。

   以上!

   不过,“扶桑树”位于东海以东的碧海之中只是神话传中的一种法,另外一种法则是位于“大漠以东的汤谷”。

   汤谷便是湖泊。

   若是依照这种法,瓬人军所在的位置便又与之契合了。

   这地方正是在大漠以东,而且在山陵升起之前,此处也正是一个大型内陆湖,所以……

   《山海经·海外东经》有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又有云:“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的是“扶桑树”上共有十个太阳,而这些太阳都被“金乌”托负着在天上飞行,日复一日,每十天一轮。

   而与这个神话传相关联的后续,便是后世广为人知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了。

   有一天,扶桑树上的十个太阳一齐飞上了天空,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使地面干旱焦渴,导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百姓苦难重重。后羿心系天下民生,于是取来神弓白箭开弓射日,一扣射下九个太阳,射死了托负太阳的金乌,只留下了一个太阳,从此之后,大地终于又恢复了生机。

   所以。

   如果真如于吉所,那树枝上的黑色巨鸟便是“金乌”的话,还应该有一个区别于普通鸟类的特征。

   如此想着,吴良再仔细观察那只黑色巨鸟。

   鸟身之下果然有三只脚!

   只不过站在吴良等人现在的位置去看时,其中的两只脚会有那么一点错位重合,不仔细去看很容易便会忽略。

   而“金乌”的另外一种叫法便是“三足乌”,正是一种传中长有三只脚的神鸟!

   所以……

   吴良心中骇然,这玩意儿难道真是传中的“扶桑树”?

   可问题是,吴良所知的绝大部分古籍中描述的“扶桑树”,都是一棵上接天地、下通三泉的巨大桑树,只是有的还对扶桑树的枝叶与果实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而有的却扶桑树只有树干并无树枝与树叶。

   虽然那些古籍中描述中的有关“扶桑树”的细节多多少少都有些差异,但有一点却是十分统一的,那就是“扶桑树”的本质是“木”。

   而并非吴良等人现在看到的青铜。

   不过起青铜树,后世考古专家倒也在三星堆中发现了三株青铜铸造的树木,考古界将这三株青铜树称为“青铜神树”。

   只是三星堆的那三株“青铜神树”很小,最高的也就只有四米左右。

   并且三株“青铜神树”姿态各有不同,有的上面铸有树叶、果实与花蕾,有的铸有一条缠绕树干的神龙,有的也同样铸有昂首翘尾的小鸟。

   不过那小鸟只是普通的鸟类,而并非吴良现在看到的“三足乌”。

   除此之外。

   那三株“青铜神树”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蚀与损坏,上面的青铜也无一例外都变成了腐朽的青灰色,甚至有一株直到吴良穿越之前修复工作还没有完成……

   而后世考古家根据这三株“青铜神树”造型,再结合天朝古籍进行比对,亦是对它们的原型做出了一些猜测。

   只是因为一些细节上的差别,这些猜测并没有统一:

   有的人认为“青铜神树”的原型应该是传中的“扶桑树”;有的人则认为原型应该是传中的“建木”;还有人认为是传中的“若木”……

   甚至有的人还猜测这可能是古蜀人信仰的“宇宙树”,反映了古蜀人的世界观。

   吴良曾经一度怀疑将“青铜神树”的原型猜测为“宇宙树”的人,其实是某款经典网络游戏的爱好者,于是便借鉴了那款游戏中的“世界树”设定,一本正经的冒充专家胡八道。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

   三星堆与吴良在这座山陵中的发现却是具有许多雷同的地方,比如那些疑似“戈基人”形象的面具,再比如面前这棵巨大的青铜树……

   只不过三星堆中发现的东西,都比这个地方的东西小了不止一个规格。

   若是借用二次元爱好者的法,吴良觉得三星堆的那些东西,看起来真心有点像是这个地方的缩小型手办……

   “典韦兄弟,拉着我。”

   如此想着,吴良已经将装在自己胳膊上的“飞虎爪”取了下来,将里面的“蚕神宝丝”一端在自己身上绑了一个登山结,而后将另外一端递到了典韦手中。

   “公子,你这是……”

   典韦疑惑的问道。

   “我要上这座石桥查探一番。”

   吴良轻描淡写的道。

   这次典韦倒并未自告奋勇,因为此前在公输冢的时候他便已经有了自知之明,瓬人军中没有人能够拉得动他。

   其他人虽然动了动嘴唇,但最终也并未些什么。

   因为他们心知自己没有吴良的见识,就算自告奋勇前去查探,恐怕也没办法关注到真正需要关注的东西。

   “你小心一些。”

   只有白菁菁柔声嘱咐了一句。

   “我隐约记得,上次在公输冢的诺言你还没有如约兑现,这次要不要再给我点什么有意思的承诺?”

   吴良却是回头骚骚一笑。

   “你想要我承诺些什么?”

   白菁菁俏脸悄然红了起来,不过跟随吴良久了脸皮子也是见涨,竟还能接住吴良的话。

   “我要你亲口答应我,这次回去之后,只要是我没有找你,你便绝对不会擅自进我房门,尤其是夜里……菁菁,答应我好么?”

   出这句话的时候,吴良甚至带了一丝祈求的口吻,只因他的老腰又开始不受控制的隐隐泛酸,往事不堪回首啊。

   “……”

   众人顿时无语啧舌。

   “你!”

   见吴良竟将这种私密之事当众了出来,白菁菁顿时恼羞的跺了下脚,又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咬牙道,“好,我答应你,今日你若摔死在这里,我便再也不去找你,你可遂了心愿?”

   “靠,算你狠……”

   吴良发现白菁菁夜越越坏,现在已经极难从她身上讨得便宜,只得悻悻作罢,而后深吸了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迈开脚步向石桥中心走去。

   ……

   吴良确信自己没有恐高症。

   前世他还曾玩过两次蹦极运动,当时跳下去之前虽然感觉头皮发麻,但跳下去之后却觉得十分刺激,甚至还有点回味。

   单走在这座没有护栏,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支撑的石桥上。

   他的心脏却在砰砰跳个不停,感觉心率应该已经超过了一百五。

   尤其当他向桥下看去的时候。

   “跳下去跳下去跳下去!”

   一个极为危险的念头便会在他脑中出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不停的怂恿着他,试图支配他的思想一般。

   这令吴良感到不安。

   只得将随身携带的“回魂香”取出来涂在人中的位置,希望借此维持清醒的神智。

   这种做法似乎有那么一点用处,但作用却又极其有限,因为那个念头并未因此彻底消失,只是略微减弱了一些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

   吴良还是坚持着走到了石桥的三分之一处。

   此刻他终于算是勉勉强强的领略到了这棵疑似“扶桑树”的巨大青铜柱的部分全景。

   以他为参照点,上方两条如同麻花一般缠绕在一起的青铜柱一直向上延伸,可惜因为他现在所处的位置位于山陵的中下部,而随侯珠的光照范围存在极限,因此他时还不能确定青铜柱究竟有多高。

   而在他的下方。

   两条青铜柱看起来则大约有个三十来米高,再下面便已经到了底,可以看到最下面的岩石地面。

   在这两条青铜柱的末端,乃是分作三条叉的更加粗大的青铜柱。

   这三条青铜柱斜插入地面的岩石之中,看起来很像是“扶桑树”的三脚支撑架,又像是“扶桑树”的树根,因为它们的表面明显要比上面的“树干”粗糙许多,并且上面有许多巨大的突起,并且连接地面的地方还有许多细小的分叉,与常见的树根很是相向。

   而在这个“三脚支撑架”的正下方。

   吴良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那黑洞不知究竟有多深,也不知究竟通向何处,却令吴良心悸了起来。

   因为当他向这个黑洞看去的时候,竟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吸力,仿佛要将他吸入其中一般。

   但这股吸力其实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吸力。

   吴良的身体没有感受到任何外力,只是精神上产生了一种无法自拔的感觉,似乎这个黑洞才是自己的最终归宿。

   猛然间!

   “跳下去跳下去跳下去!!!”

   这个念头骤然强烈了起来,吴良意识依旧保持着清醒,可他的身体却正在不受控制的慢慢前倾!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四百零五章 跳下去!!!(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