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走投无路的淮南军

+A -A

  洛阳城外的村庄,十多个玻璃大棚一字排开。

   远远看去,颇为壮观。

   换上一身富家公子的衣服,刘辩在孙辰和典韦的陪同下,走向那个村子。

   荀彧并没有陪着他。

   搭建大棚是荀彧主持,附近的村民肯定都认得这位司徒。

   有他陪同,即使村民没能看穿他的身份,至少也知道进入村子的少年不简单。

   没往村子里去,刘辩等人直奔大棚。

   刚到附近,就有人在远处吆喝:“那几个人,干什么的?”

   循声看过去,只见一个村汉扛着锄头,正往这边走。

   “此物新奇,从未见过。”典韦回道:“我家公子只是过来看看。”

   刘辩等人衣饰华贵,村民虽闹不清楚他们的身份,却也知道是贵人无疑。

   “公子好眼力。”村民见礼:“这些是朝廷才推出的玻璃大棚,用来冬天种菜。”

   “冬天种菜?”刘辩假装诧异:“冰天雪地,如何栽种?”

   “我家恰好也有一个。”村民问他:“公子要不要进去看看?”

   “多谢。”刘辩出宫,为的就是亲眼看看村民家的大棚,当然不会推辞。

   进入棚子,村民得意的问:“公子有没有觉着,这里比外面暖和多了。”

   “确实是。”刘辩蹲在地垄旁:“栽种的是什么?”

   “胡瓜,还有西红柿。”村民说道:“自从有了西红柿炒蛋,这东西卖的可好了。无论种出多少,到市集上都会被抢个精光。”

   “村民都种的这些?”刘辩问他。

   “那是。”村汉得意的回道:“什么挣钱,当然就种什么。”

   “全都种这些,哪还能挣的着钱?”刘辩摇头:“你听我的,再点两垄青椒。”

   “公子也懂稼穑?”村汉非常诧异。

   孙辰没好气的说了句:“我家公子博古通今,什么不懂?”

   他的嗓音尖细,虽然刻意粗犷,和正常的男人说话还是有些不同。

   村汉疑惑的看了他一眼,倒也没多说什么。

   “有了这东西,到了冬天,地里也能生出蔬果。”刘辩环顾大棚内:“老百姓的日子,比之从前肯定会更好过些。”

   “要是田地全都是这些,就连粮食也会多打。”村汉附和。

   刘辩觉着好笑。

   大棚造价,对于种粮的农民来说,可不算便宜。

   擅于利用土地,一年两季粮,田地闲置的日子不会太久。

   两千年后,科技那么发达,农田也没全覆盖上大棚。

   何况是在生产力低下的东汉?

   “村里有多少户人家?”刘辩问村汉:“是不是家家都建了大棚?”

   “三四十户人家。”村汉回道:“我们可是个大村子,否则官府也不会选这里造棚子。”

   朝廷鼓励生养,每家每户至少四五个孩子。

   三四十户人家,算起来也有近两百的人口。

   算不上特别大的村子,也不能说小。

   通过村汉,刘辩对村庄使用玻璃大棚有了不少了解。

   返回皇宫,孙辰对他说:“那个村汉也是有趣,竟在陛下面前胡吹一通。”

   “虽是话说的有些大。”刘辩笑着说:“朕也看出了一些东西。”

   孙辰低着头说:“大棚在宫内还好,我倒是有点担心在村子里。”

   刘辩问他:“你担心什么?”

   “万一家中没大棚的村民眼热,把棚子给毁了,怎办?”孙辰说道:“世人太多,什么样的都有,难保没那种暗中搞事的。”

   刘辩也觉着确实是个问题。

   有大棚的农户,即便到了冬天,也能种出蔬果。

   那些没大棚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多数人虽说羡慕,却不会做出什么。

   总有少数几个看不得别人好,想要搞些故事出来。

   “把贾诩找来。”刘辩吩咐。

   贾诩去了趟荆州,最近两天才回到洛阳。

   还没来及歇息,皇帝就要找他。

   来到北宫,贾诩见礼:“陛下召臣,有何要事吩咐?”

   “朕在洛阳城外,推行十多个玻璃大棚,你可知道?”刘辩问他。

   “早已知晓。”贾诩回道:“据说寒冬腊月,只要有它在,照样可以种出蔬果。”

   “若是有人破坏,以往如何处置?”刘辩问。

   贾诩回道:“损坏他人家财,多是赔偿。”

   “仅仅赔偿可不够。”刘辩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恶意损坏,不仅要赔,还得送去坐牢,再狠狠罚一笔。”

   “陛下以为坐牢多久,罚多少合适?”贾诩问他。

   “以损坏之物十倍处罚。”刘辩说道:“依据损毁财物多少,送入监牢罚做苦工半年到三年。”

   “臣这就去办。”贾诩应下。

   他离开皇宫没多久,廷尉府的文书就散了出去。

   不仅针对玻璃大棚,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财物。

   刘辩在洛阳尝试推广玻璃大棚。

   吕布和荀攸已经率军杀过丹水。

   朝廷大军正面出击,荆州兵马一旁策应。

   纪灵独力难支,退到豫州境内。

   没等他站稳脚跟,于禁率领豫州兵马,又杀了出来。

   三面受敌,纪灵无路可退。

   帅帐内,他问阎圃:“三面强敌,我该如何?”

   阎圃脸色也非常难看。

   经过数日厮杀,淮南军虽然骁勇,却仍是屡战屡败。

   吕布勇猛无双,纪灵时刻都在提防着他。

   可谁知道荆州军那边,也有一位将军,战阵厮杀竟不逊于吕布多少。

   面对吕布,纪灵毫无还手之力。

   遇见黄忠,他也是只能挨揍!

   将不如人,军心不振,偏偏豫州又杀来一支人马。

   淮南军早就没了获胜的希望。

   “将军根本没可能进入汉中。”沉默良久,阎圃对纪灵说:“返回淮南也是妄想。”

   “那就是死路一条?”纪灵懊恼的问他。

   “不愿走死路,只有投降。”阎圃叹道:“朝廷强横,并非袁公路可以抗衡。”

   “主公已然称帝。”纪灵皱眉:“如今的朝廷在寿春,你说的只是洛阳的前朝。”

   “前朝?”阎圃苦笑:“袁公路若不称帝,或许还有一线生路。妄自称帝,他早成了天下共讨的逆贼。将军若是继续追随,只有死路一条。”

   纪灵沉默。

   过了好久,他问阎圃:“我该投谁?”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别把三国玩坏了 第104章 走投无路的淮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