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A -A

  后来,我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大黄依旧不见身影。

   街边那棵又高又壮的柿子树不见了,整日里爱吠叫的大黄也没了……我与苏荔之间的联系也就断了。

   她再也没有理过我。

   春去秋来,凉风瑟瑟。

   我站在窗户旁,一直望着,对面家的女孩没有出现。

   “沈宜,今天你就要到太学去报到了。认真一点,切忌不要像以前一样贪玩了。“我娘又在耳朵旁啰嗦。

   我应承地点了点头。

   我爹兴致昂扬地从门口回来,手里还紧撮着一张泛黄的纸。

   “孩子他娘,你瞧,这是啥?“我爹摊开那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些字,还有盖章。

   “这……是地契!谁家的呀?“我娘疑惑地问道。

   “你,你家的!明华坊,三进三出的大宅子。“我爹指了指地契上的名字。

   “什么,这是我们的……“我娘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嗯,我们的新房子,我想着宜儿要去太学念书了,这房子不错,是我官场上的老朋友的,他刚好转卖,我就要了,这不,马上就去办了吗!“

   “以后宜儿去念书,也离家近。“

   “这屋啥都齐全,可以立马搬进去的!“我爹骄傲地说道。

   我一听,整个人都是蒙的。

   什么!我们要搬家了?那苏荔……

   “爹,我不想搬走,这里住着,我感觉挺好的。“

   “傻儿子,那里可是明华坊啊,里面有多少的达官贵人,这里怎么比得上那里,那房子也大,够宽敞。“我娘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都多了几层。

   “以后,你上学也近了,在那里你也可以认识很多的新朋友,他们肯定比这的乡野丫头好。“

   “娘……。“

   我很反感,她怎么会这样说苏荔呢。

   我要是搬走了,就再也见不到苏荔了。

   想到以后就要搬走。

   我走出门,慢慢走到了苏荔家。

   我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

   我在门口站了许久,许久……

   一个妇人出现了,站在门口开锁。是她,之前在盲眼婆婆家那出现的女人。

   “你是在等苏荔吗?她不在家,回老家去了。“妇人开口道。

   “回老家了?“我疑惑地看着妇人。

   “嗯,他们一家都去送她那小叔回家了,昨天就走了,苏荔昨天来找我,拜托我帮忙照看他们的房子。“

   我一听,脑袋一嗡。眼前的妇人的身影越来越模糊。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里的。

   此时的我好像被抽走了魂魄,无精打采,厌怯怯的。

   “她走了……她走了,我……。“

   我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似的。

   心揪得疼,一丝一丝渗透着我。

   夜晚的天空是那么的黑,黑得我喘不上气。

   可是曾经,却有这么一个人,在你身旁,陪着你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如今,却是今人不见故时月,今月曾照旧时人。浮云退却,转眼回忘竟成空。

   一天天过去……

   我们一家搬离了常乐里,那个有我,有苏荔共同回忆的地方。

   我再一次回到老宅,可是再也没有看到过柿子树上的那个小女孩,她眼睛亮亮的,笑着对我说,“沈宜,要吃柿子吗?“

   路上那敦厚的树桩,孤零零的,以往发生的一切都随着它的消失而消逝。

   它似乎嘲笑着我,“你真傻,苏荔不会再理你了,你永远永远失去了她,哈哈哈哈……“

   “你胡说!“

   “苏荔是我最好的朋友,她不会不理我的。“

   “傻小子,她已经走了,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不是!不是!你说谎。“我发疯似的逃离了这个常乐里。

   “不会的,不会的,苏荔不会不理我的,它说谎,它一定在说谎……“

   突然,一辆疾冲而来的马车出现,我躲闪不及。

   在我失去意识之前,我看到好多人围在我身旁,叫着我。

   隐隐约约间,我好像看到了她,她正高兴地朝我挥手,问我要不要吃柿子。

   我笑着点了点头……

   而后两眼一昏,失去了意识。

   在我的梦里,有这么一个人。

   明亮如皎月,热情似太阳。她的眼睛似乎会发光,亮晶晶的。她笑起来甜甜的,似乎一整天都是那种无忧无虑的那种人。

   她乐于助人,帮助老奶奶,喂养小动物……

   可爱极了。

   “你是谁?“我看着眼前的穿着鹅黄色衣裙的小姑娘。

   她笑嘻嘻的,奔跑着穿过了我的身体。

   我顿时一激灵,吓醒了。

   扶额已满头大汗。

   我拿起外袍,披着慢慢走出了房门。

   抬头望着天空,黑沉沉的,犹如蒙上一层纱,叫人看得不真切。

   就像此时的自己一样,有点迷糊。

   那梦的一切是真实的吗?那梦里的女孩是谁?为什么我会梦到她?一系列疑问困惑着我。

   我好像忘记了什么……

   听家里人说,我之前遭遇不测,导致头部受伤,昏迷了好一阵。

   最严重的是,醒来后,忘记了一切。

   身边所有的人都不认识了。

   尽管到处寻医问诊,但我还是记不起来。

   父亲觉得天意使然,也就认命了,反正我现在身体健康,只是忘记了人罢了,重新认识就好。

   他们带着我,走访了很多以前的街坊邻居,朋友,亲戚。

   一个个去认识,陆宇,孟夫子,婆婆……

   可却没有一个像梦里的女孩。

   我曾问过母亲,母亲说,这是一个邻居家的女儿,但很早之前就搬离了京城。

   我疑惑地道,纳闷为何我会一直梦到她。

   母亲说,大概是小时候一起玩的缘故。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后来,我进入了太学,在里面熟读经书。又认识了很多人,慢慢地,梦中的女孩也从我的脑海中渐渐淡忘。

   读了三年,我通过了太学的选拔考试。

   获得了甲等成绩,太学的夫子们对我很是关切,最后经推荐,被选为太子伴读。

   太子刚开始并不喜欢我,一直没有理睬我。

   我深知太子的志向,向他不经意透露出我对于治国安邦的看法。

   “治国在于兴民,百姓兴,则国兴。“

   太子非常认同我的观点。

   之后,他便时常与我探讨民生之策,我俩滔滔不绝,能说上一整天,都不觉得累。

   渐渐地,我便成为了他的心腹。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